临床型乳房炎一直都是奶牛场最为常见的问题。其中奶罐体细胞数低的牛群,比奶罐体细胞数高的牛群更易感。
众所周知乳房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相当严重,如产奶量降低、奶质下降、淘汰率和死亡率升高以及生产成本提高。如果奶牛在泌乳初期发生乳房炎,其繁殖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多数临床型乳房炎能被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治疗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典型的临床症状
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常伴有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行为异常、瘤胃蠕动无力以及发病乳区中度到重度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引发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体和所产生的毒素如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和革兰氏阳性菌产生的外毒素都会引发临床型乳房炎,并导致上述临床表现。感染初期的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康复机制。但如果任凭炎症持续发展,奶牛的病情将会恶化。最终,导致患病乳区不可逆的损伤的产生,由此患病奶牛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都受到影响。
炎症是由于感染或外伤造成细胞损伤,磷脂酶A2大量释放和活化,从而促进花生四烯酸的合成。然后,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化酶作用转化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这些都是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最重要的介质。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国外的奶牛场和肉牛场NSAIDs 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有炎症反应的各类疾病,如乳房炎、呼吸道疾病以及腹泻。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因此, NSAIDs能够抑制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加速动物体康复和改善动物福利,从而保证了奶牛的生产性能。
2000年Banting等人进行了一项乳房内人工接种大肠杆菌内毒素试验,结果证明了NSAID治疗内毒素性乳房炎方面的显著效果。另外,对于明显炎症反应的病例,特别是大肠杆菌乳房炎引起的疼痛,使用NSAIDs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大肠杆菌乳房炎通常可在4-9天后治愈,但患病乳区的炎症表现常常仍持续数周,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NSAIDs表现出卓越的控制内毒素的效果。
动物福利的考虑
近年来,动物福利备受关注,并有一些机构专注于动物疼痛的研究,其中也包括由于乳房炎引起的疼痛,以及疼痛对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者发现,乳房炎经常会引起疼痛,而且感染乳区有异常性疼痛。在这种情况下,患病部位即使受到轻微的刺激,也会非常敏感。在生产中常见的表现有奶牛拒绝套挤奶杯,拒绝挤奶,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到乳房炎康复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使生产性能的恢复变得十分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