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疾病防治成功案例公司招聘
公司新闻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专家聚焦:鲫鱼粘孢子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鲫鱼粘孢子虫病是鲫鱼养殖区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鲫鱼1龄鱼种和成鱼。孢子虫主要寄生于鲫鱼的鳃、鳞、鳍、吻、喉、肠、肝、肌肉等部位。其中以寄生在喉部的孢子虫危害最为严重。发病水域包括河流、水库、湖泊、池塘,其中池塘危害尤为严重。发病季节为3~10月,主要发病期为5~8月。该病多数呈慢性型,个别呈急性型。感染率因水域不同而异,发病池塘感染率一般为30%~50%,高者可达80%~90%。死亡率一般为10%~30%,高者达40%~50%。
    江苏省苏北地区,作为我国异育鲫鱼商品鱼集中供应基地,多年来在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上获得高效益,但也成为粘孢子虫病的重灾区。今年8月,一场鲫鱼孢子虫病再次袭击苏北地区,让养殖户蒙受惨重损失,引起同行的关注。因此本刊特邀诸多水产渔药专家,对该病进行诊断,并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陈昌福教授:
盐酸氯苯胍拌饲料投喂,是针对鱼类孢子虫病最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

    能引起养殖鲫鱼发生孢子虫病的孢子虫有多种。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放养鱼种时,未经过检疫而随着鱼种将孢子虫引进了养殖区域。由于至今人们对部分孢子虫的生活史等尚不清楚,还没有找到针对这类寄生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尚缺乏有效地防治鱼类孢子虫病的途径与方法,也没有更多的特别有效的药物能用来防治这类疾病。
    鱼类孢子虫病的症状是比较容易辨认的。发生了这种疾病的鱼体均会在身体的某个或者某些部位出现白色的胞囊。虽然不同种类的孢子虫其胞囊的大小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凭肉眼就可以看见。导致养殖鲫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养殖业者俗称为“喉孢子虫病”,这是由一种称为瓶囊碘泡虫(Myxobolus ampullicapsulatus)的孢子虫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在鱼体的咽喉部位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胞囊,因为直接影响到鱼体呼吸,所以经常引起养殖鲫比较高的死亡率。其次,也有寄生在鳃部的孢子虫,也可导致鱼体呼吸不畅而引起大量死亡。
    如果能对放养的鱼种进行严格检疫,避免引进这种病原体,这就是最有效的防治途径了。其次,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采用盐酸氯苯胍拌饲料投喂,连续5d,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药物有效剂量与安全剂量比较接近,需要注意在饲料中将药物拌合均匀,也一定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不要过量使用药物。
    因为进入体内的药物是杀灭孢子虫营养体阶段的虫体,而人们作为判断药物疗效往往是依据胞囊是否还存在,所以,当5d药物投喂结束以后,不要以为胞囊尚未脱落就立即再采用其他药物投喂,而是需要等待胞囊被鱼体的免疫系统排除。
    当孢子虫病已经发生时,要注意采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多次消毒,这是为了防治细菌等传染性疾病继发性的发生。

 

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方雄 :
清塘消毒不彻底、购进带病原苗种是孢子虫病发病缘由

    鲫鱼的孢子虫病分粘孢子虫病和单孢子虫病,球虫病(艾美虫病)与之容易混淆。粘孢子虫病随寄生部位和不同种粘孢子虫而不同,通常在组织中寄生的种类,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白色包囊,孢子游离在器官腔中,严重感染时病鱼会胆囊膨大,胆管发炎,胆囊壁充血。粘孢子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鱼类都会有,而单孢子虫病(肤孢子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鱼体发黑消瘦,皮肤发炎以及死亡。
    孢子虫病发病缘由一方面是池塘清塘消毒不彻底;另一方面是从疫区采购有病原的苗种导致。所以孢子虫病的预防措施,首先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其次是杜绝从疫区采购苗种;最后是搞好苗种的检疫工作。当鱼发病时外用相对应的杀虫药“神农168灭虫精”(青戍菊酯),杀灭传染的幼体,每7d使用一次,连用三次,内服中西复方制剂“孢虫净”(盐酸氯苯瓜),此方法在江苏盐城地区已经过多年的验证。

 

山西首爱化工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樊博韬
治疗鲫鱼粘孢子虫病,要选对其用药方式和敏感药物

    养殖池塘鲫鱼暴发孢子虫病时,首先个人认为应先改善水体环境,或是排水加深井水,目的是为了使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原养殖水体无论是较好的或是老化的,都会出现有机质含量过多的现象。由于孢子虫本身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所以在治病过程中,要利用孢子虫对环境敏感的这一因素来改变养殖环境。其次,在用药方面,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孢子虫的生理构造、生活习性和它的薄弱环节在哪个地方,对于江苏地区暴发孢子虫病,笔者建议从三方面用药,以确保治愈率,一是全池泼洒杀孢子虫药物;二是在鱼群活动频繁区域挂驱虫药袋;三是内服驱杀虫,拌药饵。由内而外,三个步骤进行治疗!

     最后要对症用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针对孢子虫这一顽固的寄生虫,必须筛选对其敏感的药物,而近年来江苏地区暴发的孢子虫病害,在此建议外泼成分以“环烷酸铜”为主的产品,连续2次,用完后2d进行换水,同时要在饲料里面添加“地克珠利”和“盐酸氯苯胍”的复配产品,在此向各厂家建议盐酸氯苯胍的添加量每千克鱼不得超过15mg,否则第一个的致死对象就是鲫鱼,最后养殖户可在料台或鱼群活动频道区域进行挂敌百虫药袋,三者结合,治愈率在70%以上,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水产事业部技术服务部总监 赵宇江
发现鲫鱼粘孢子虫病,需及时处理

    鲫鱼孢子虫病在过去几年主要在江苏省发生,近年来开始向华中区蔓延。今年,湖北、湖南等地鲫鱼孢子虫病也开始暴发。
    鲫鱼孢子虫病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包括:①种质退化;②养殖密度过大;③滥用乱用抗生素预防疾病;④水质恶化;⑤重视杀虫消毒,忽视调水改底内服保健。
    对于鲫鱼的孢子病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1、用生石灰彻底的清塘。2、选用无病原苗种。3、孢子虫的发病季节,采用克孢素(棉麻贯众散)+克菌素(棉麻贯众散)(青莲散)进行驱虫预防。鱼种阶段孢子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每月1个疗程,每个疗程5d,1000kg鱼体重用1包克孢素(棉麻贯众散)(500g)+1包克菌素(青莲散)(200g)。4、重视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好水、好底,是鱼体健康的前提,同时可以大大提高鱼体对寄生虫病抵抗力。
    由于孢子虫的孢子具有坚固的胞囊,一般的药物比较难渗透进去,所以已经形成胞囊的粘孢子虫很难用药物将其杀死。当发现感染有粘孢子虫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内服和外泼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外用:成鱼用复合碘4~5亩·m/瓶或鱼苗用1亩·m水体用克孢素(棉麻贯众散)1000g+克菌素(青莲散)200g各用开水闷泡3h以上后混合泼洒。
    2、内服:克孢素(棉麻贯众散)500g+克孢灵(0.5%地克珠利)500g+应激宁Ⅲ型(郁金、姜黄、五味子等)150g+食盐50g用1000kg鱼,一天一次,连喂5~7d。间隔一周,以上方法再用一次,巩固疗效。

 

盐城裕达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亮波
鲫鱼粘孢子虫病防预需保证充足的溶氧和良好的水质

    鲫鱼粘孢子虫病,在感染初期,寄主无任何症状显示。此期很难发现,只有通过仔细镜检才能发现寄生部位的粘孢子虫营养体或孢子、胞囊,通常在鱼的肠道、血液都会看到。在感染中期,寄生于鳃部、体表、鳍部粘孢子虫在寄生部位肉眼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白色或淡黄色胞囊和胞囊集合体,其直径在0.2~0.9mm之间。寄生于鳃部的常伴有粘液增多、鳃丝腐烂和肿胀等症状,鳍上寄生的伴有蛀鳍现象,体表寄生的伴有体表粗糙、鳞片竖起等症状;寄生于头背部肌肉、鳃弓中的粘孢子虫不形成胞囊,镜检可见大量散生的孢子虫体,寄生部位呈现不同程度隆起,隆起处松软,内部肌肉腐败;寄生于脑部和其它器官内的,解剖寄生部位可见白色胞囊。此期病鱼常伴有在下风处非缺氧性集群浮头现象,出现少量死亡。
    而实际生产中通常根据寄生部位分为:鳃孢子(鳃丝上),死亡量小;喉孢子或脑孢子(喉咙里)、肤孢子(体表鳞片下肌肉里鼓起白色孢囊),死亡量20%~30%;腹孢子(腹腔内,造成腹部膨大),感染率很小;肠道孢子(肠道内可堵塞肠道),感染率很小,在感染后期,中期表现的症状加重,死亡量增加,不死个体形态丑陋或有异味。
    喉孢子,这是所有孢子虫里最急性,死亡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造成鱼喉咙红肿发炎,长期不进食,鱼体消瘦,眼球突出,鳃丝肿胀,鳃盖往外鼓,无法闭合,易缺氧,清晨岸边浮头,最后孢囊穿破喉咙,鱼体死亡。暴发前症状为食量大减或不吃食,3~5d开始发现死亡,塘边漫游增加,死亡量迅速上升,死亡高峰为10~15d。诊断方法可根据上述症状进行判断。也可提取感染部位的组织和胞囊,压片镜检发现粘孢子虫体即可确诊。
    它的防治方法如下: ①清塘时去除塘底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清塘杀灭塘底孢子虫孢子。②选好鱼种,尽量不要自带孢子虫,不从粘孢子虫病高发区引进鱼种,鱼种放养前用敌百虫和硫酸铜合剂浸洗,以防粘孢子虫随鱼种进池。③平时检查体表、鳃、肠道、喉咙等各个部位看是否有包囊,有条件的可以在显微镜下取组织检查,孢子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开始投喂药物。④平时发现粘孢子虫发病和死亡个体时应及时焚烧或深埋。⑤疾病高发地区和高发生季节,定期15~20d投喂一次5~7d的防治药物交替使用,忌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苏北地区一般是15~20d内服一次盐酸左旋咪唑、盐酸氯苯胍、晶体敌百虫、中药百部贯众散,苦参等市场上的各种防治孢子虫的中药,以及禽类上防治球虫的磺胺类药物等等。⑥当患孢子虫病后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要有良好心态,切忌病急乱投医,只有保证充足的溶氧,良好的水质,促进吃食药料,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病效果。
    对于它的治疗药物,目前渔药市场上治疗孢子虫病的外用与内服药种类较多,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不能有效杀灭胞囊,只有杀掉孢子虫的营养体,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养殖户用药效果来看,基本没有能够有效驱除体表、鳃上孢子虫胞囊和控制体内孢子虫发育的外用药,不建议外用。内服药以盐酸左旋咪唑、盐酸氯苯胍、敌百虫(中药)等药物,以7~10d为一个疗程。隔7~10d再用药一个疗程。
鲫鱼粘孢子虫病治疗方案:
    1、外用药:①使用晶体敌百虫0.3~0.5g/m3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②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1.2g/m3加0.7g/m3硫酸铜合剂1次。
    2、内服药:①用0.15%~0.2%的盐酸左旋咪唑或0.15%~0.2%盐酸氯苯胍药饵连喂5~7d;②用0.07%~0.1%盐酸左旋咪唑加0.07%~0.01%盐酸氯苯胍药连喂7~10d。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吴建军:
减少鲫鱼粘孢子虫重在预防

    鲫鱼孢子虫病主要是粘孢子虫中一些种类感染,目前已报道的可以引发鲫鱼孢子虫病主要有野鲤碘孢虫、咽碘孢虫、圆形碘孢虫、鲫碘孢虫和武汉单极虫等几种孢子虫。不同的孢子虫在鲫鱼上的寄生部位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对鲫鱼危害最大的是野鲤碘孢虫和咽碘孢虫,它们主要寄生在鲫鱼的咽喉部和鳃部,因此养殖户常称其为喉孢子,将它们引起的疾病称为“喉癌”。
    由于孢子虫在鲫鱼身体各部位与组织中感染非常广泛,而且其一旦形成胞囊,大部分药物又难以透入,要彻底清除其威胁极为不易,所以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还是在于平时的预防。要做好鲫鱼孢子虫的预防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避免到疫区引种。想减少孢子虫病的方式,首先应该避免到孢子虫病疫区去引种。笔者在一线的服务过程中就曾遇到多起因到孢子虫病疫区引种而带进孢子虫,导致孢子虫病发生和流行的案例。
    2、减少鲫鱼的放养密度或采用轮养的方式。由于鲫鱼孢子虫病与草鱼、鲻鱼、南美白对虾等养殖品种之间不存在交叉感染,因此可(转右)(接左)以从放养模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鲫鱼的放养密度,套养一部分草鱼、鲻鱼或南美白对虾,另一方面也可将鲫鱼与这些养殖品种进行轮养,以减少孢子虫的感染机率。目前在江苏盐城已有部分养殖户采用这种方式来控制鲫鱼孢子虫病并已取得了较好预防效果。
    3、定期投喂药物进行预防。经过多年的摸索与试验,市场上已出现部分防治孢子虫病效果较好的药物,如左旋咪唑、地克珠利、盐酸氯苯胍、百部贯众散等。在河北、辽宁对于鲤鱼的孢子虫病的防治就是采用定期投喂这些药物实现的。
    有时虽然预防工作都已做到位,但还是难完全控制孢子虫病的发生。孢子虫病一旦发生,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病情的发展与扩散。对于孢子虫病的防治最好还是采取“内外结合,双管齐下”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治疗孢子虫病。
    1、水体消毒与杀虫。第一天使用复合碘溶液全池泼洒,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增强胞囊的通透性;第二天将百部贯众散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杀灭水体中和鱼体表的孢子虫。
    2、内服药物杀虫。发病后及时在饲料中添加百部贯众散、左旋咪唑、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等药物,制作成药物饲料进行投喂。
    为了安全、有效地控制鲫鱼孢子虫病的发生,在其防治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两点:
    1、注意用药的安全性。由于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等药物毒性大、安全范围小,对于部分鱼类存在用药禁忌,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物防治孢子虫病时,务必要全面了解同池的混养鱼类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确定适宜的用药剂量,并注意药物与饲料的均匀混合,以免导致用药事故的发生。
    2、保证有效的用药剂量和足够的用药疗程。由于孢子虫的孢子外有较厚的几丁质外壳,药物渗透难度大,所以一定要保证有效的用药剂量和足够的用药疗程。
来源:当代水产      时间:2013/9/5 10:15:29
唐山恩贝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 电话:15130521900 邮箱:ebkswk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