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疾病防治成功案例公司招聘
公司新闻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累积效应对海参健康养殖的好处及若干相关问题的分析

 一、累积效应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几年的养殖下来,一些能够跟着我们的技术理念坚持走下来的养殖户所养殖的海参不但产量高,周期短,而且抗病力强、品质非常高,虽然经过三四年的养殖参圈底质依然保持良好。究其原因系长期针对水质、底质、及营养方面灵活调整所得的累积效应结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质好的海参好比一个常期锻炼身体且注重保养的人体质很棒一样,贯穿于整个养殖期的良好生存环境的调控和适时的能量补充以及灵活的抗应激处理,使得海参也拥有了强壮的体质。实际表现在春天出礁摄食早,秋季回礁晚,在周边海参大面积发病情况下连续两至三年无任何病害,同时亩产量持续蝉联两至三年为当地养殖之首。这种成果的获得绝不是偶然原因造成的,也不是一日两日临时抱佛脚用了某种药物的结果,而是与这些养殖户在深悟了我们提倡的健康养殖技术理念后,根据海参生长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形成的累积效应分不开的。所谓累积效应就是日积月累的效应,是把一些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及时消灭和解决在萌芽状态等诸多正方面作用的累积。养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养殖过程中积累的很多问题就不能攒到一起来解决,因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某种神药能一下子就解决得了那些疾重难返的问题,以及因此而诱发的诸多病害。
  
  如何更好地运用累积效应开展健康海参养殖呢?现将一些标杆养殖户的成功经验细述如下:
  
  1、有一个好的心态。急于求成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不可取。不切实际,盲目随大流的态度不可取。病急乱投医的态度不可取。一知半解便自以为是的态度不可取。
  
  2、有一套完整的检测工具和记录。针对参圈养殖而言,这套工具并不昂贵也不复杂,操作也非常简单。一套较精确的水质分析盒,一支表层温度计,一支盐度计,一本详细的记录。水质分析盒应具备测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氧、硫化物五个基本指标,测量参圈水质时应以测底层水为准。测量温度、盐度时应分水层测量。
  
  3、有一个系统灵活的养殖计划。所谓系统是指贯穿于整个养殖季节的阶段性步骤,具体为:春季化冻后、春季水体同温期、春季摄食高峰期、夏眠期、夏季多雨期、秋季摄食高峰期、秋季水体同温期、冬季结冰期。各阶段应有计划性的采取相应灵活的措施。
  
  4、有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服务队伍做后盾。由于从事海参养殖的人大多数对这一行业属于门外汉,所以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搞不懂、想不通的问题,无法凭着以前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利洋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是由水产专业人员组成,在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有信心并非常愿意为广大海参养殖户服务。
  
  5、有一个养殖技术信息发布和养殖病害预警的平台。利洋水产病害防治服务中心设立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凡在本中心登记的客户,可免费享受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信息发布及病害预警通知。该平台已经设立了三年,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曾成功地避免了很多处于萌芽状的重大隐患发生。(另外,本中心还将免费为广大养殖户登记或提供参圈买卖信息、参苗供需信息、成参购销信息等)。
  
  二、海参养殖四季病害防治措施细谈
  
  1、春季化冻前后:
  
  春季化冻冰尚未化尽时或化尽后初期的一段日子,有的参圈会发生飘活参的现象,外观症状有的体表有明显的气泡,有的尾部附着于礁上,头部游离漂浮于水中,同时伴有肿嘴病状,解剖后身体内壁充满了气泡,口的部位有个明显的气球状的大气泡。此种病我们将其命名为海参气泡病。其诱发原因系参圈底层某种气体(常见有氧气、甲烷等)过饱合后,被海参呼吸入体内形成。患此病的海参因体内栓塞严重,最终均会化皮死亡。大连皮口地区某参圈今年年初因圈内存在气眼诱发的汽泡病导致了一例全军覆没的情况。
  
  防治办法:结冰中后期,每半个月开一次冰眼,每个冰眼以两米见方,间隔十至十五米,将速解安化水按每袋三亩/米投放,同时保持两至三日白天冰眼处无冰。
  
  春季化冻后,参圈从有冰状态转变到无冰状态,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池底水温从化冻前的4-6℃变化至化冻后的-1至1℃;水体出现了明显的盐度分层,表层盐度为10‰以下;缺少了冰层的覆盖,风浪及天气变化对海参的影响较大,水环境呈不稳定状态。水环境的剧变致使一些体质较弱的海参难以抗拒而出现死亡,同时也诱发了较大比例的应激性肿嘴病发生。
  
  防治办法:化冻后马上投放激活,每亩/米水深投放一袋。同时投放速解安,每袋投放三亩/米水深。
  
  2、春季水体同温期
  
  春季化冻初期,表层水温低,底层水温高,风浪增氧及浮游藻类产氧大多分布于表层,此时表层水因温度低密度大,因而对流现象明显,上层氧气能随着对流现象向下溶解。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随之上升,当表层水温和底层水温相同时,水体进入同温期,对流现象消失,参圈底层一段时间会呈现缺氧状态。海参此时会通过大量滤水以获取水中氧气,因而会出现一定的肿涨状态,外观表现为体表水肿,并伴有缺氧性肿嘴病害。
  
  防治办法:测量上下水温差,当上下水温相同时,投放底加氧每袋三亩地,一周后再投放一次。
  
  3、春季摄食高峰期
  
  春季水温升至6-7℃左右时,海参陆续下礁摄食,当温度升至10-15℃时,海参进入摄食高峰期。此时密度大的圈、底质差的圈、天然底栖硅藻严重不足的圈较易暴发不同程度的肿嘴病,发病海参大多集中表现为中小型规格。这种病害原因系海参摄食量大于低温期天然底栖硅藻供给量,而诱发的海参吃光表层饵料向更下一层摄食不良物质造成的中毒性肿嘴病。外观症状除了肿嘴和严重者从头部化皮外,还有海参体色灰白的现象。水温超过15-16℃后,此两种病症均会自愈。
  
  防治办法:
  a、水温8℃前,交替使用福地安、底居安针对底质做改良工作,以期在摄食高峰来临前为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底质环境。另因8℃前海参体质相对较弱,及近岸海水环境受参圈及陆地排淡影响,一段时间内水质较差,所以提倡化冻后不要换水或不要大量换水,可使用1-2次新威灭针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改良工作。以防止海参因底环境和水环境较差而造成海参感染病害。
  b、水温升至8℃以后,可使用海参熟化颗粒料定点测试海参天然饵料是否能满足海参摄食需要,每个参圈可选近岸处2-4个肉眼可见的浅水区域,在这些地方每个点投放500g-1000g熟化颗粒料,1.5-2小时后观察海参是否聚堆摄食,如果发现有聚堆摄食现象即可全圈投放一次饵料,如果海参不摄食可每隔5-6日后再测试一次。应该说,合理使用药物虽然能解决水环境和底环境的问题,但却解决不了饵料的问题,事实上因为饵料不足造成海参体质弱或摄食更底层的有害物质,也是诱发春季摄食期肿嘴烂头病及生长迟缓的重要因素。水温超过10℃后,可使用硅藻旺进行定向培养底栖硅藻以补充海参日益增长的摄食需要。随着海参价格的下滑,如何准确抓住海参生长期并通过科学手段让海参多长、快长,是今后所有养殖户为保持或增加效益而必需要研究的事情了。
  c、22℃前,50g以上及50g以下海参均处于摄食期,在22℃以后,50g以上海参慢慢进入夏眠期,50g以下海参继续摄食活动。在春季,在这个一年当中整个参圈周期最长的摄食期中,海参摄食了大量天然的或人工的饵料,也排泄了一年中最集中、最大量的粪便,残饵和粪便对底质都会造成污染,这种污染的治理不应该是全都积累到某一个时候再进行分解处理,因为目前尚不具备这种神奇的药物能一下子清理掉这种累起来的污染。所以建议大家应该在整个摄食期每半个月投放一次三环活力源或净底宝,既可促进海参的消化功能有助于海参增重,又能及时降解转化掉粪便和残饵形成的污染、以及优化参圈水环境。
  
  4、夏眠期及夏季高温雨季期
  a、夏眠期
  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不采取太多具体措施,因为这段时期通常没有病害发生(除一些换水条件差受雨水影响大的地区),但这种考虑是错误的,因为夏季海参虽然整体摄食量下降,但实际上夏季较大量的正常进排水带入的有机质和老化死亡的藻类、以及50g以下海参继续排泄的粪便,往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积累,而在高温条件下这些积累物很容易腐败变质并贮存于池底,夏眠期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为秋季海参出礁摄食埋下隐患,一旦海参秋季出礁摄食完最表层沉积的有益饵料,向下摄食到夏眠期积累的已经腐败变质的这些有害物质,又会很容易暴发中毒性肿嘴病害。另外秋季很多参圈常常发生的漂地圈皮的现象,也跟夏眠期累积时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关联重大。
  防治办法:夏眠期每半个月使用一次三环活力源,EM6。
  b、夏季高温雨季
  高温雨季带来的病害自零六九以来每年仍有暴发,每一次暴发带来的损失都是触目惊心,其成因主要是因为连雨季节过后,水体盐度分层明显,诱发了池底缺氧,深度缺氧后又导致了底层有机物缺氧发酵放热,并产生了大量有害物质,致使海参同时面临缺氧和中毒两大威胁,在第八期水产科技简报中曾就上述成因做过详细分析。
  防治办法:连雨季过后,参圈外海水盐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进行大换水,即可有效防治上述问题。若所处地带属于河口附近或海叉子,参圈外海水盐度降至无法换水的地步,可适当降低水位,前期可泼撒速解安、高力氧或海参池底净、久氧进行防治。若缺氧进入中后期,则不能使用含有过氧碳酸钠成份的碱性增氧剂,否则会加重病情,此时应改用不呈碱性的底加氧和速解安进行救治。有增氧机设备的开启增氧机辅助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来源:水产科技简报      时间:2013/12/23 9:28:39
唐山恩贝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 电话:15130521900 邮箱:ebkswk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