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吃货们可别冒险吃河豚 |
| 有毒鱼类在我国约有170多种,最常见的有屯毒鱼类、高组胺鱼类和胆毒鱼类。
屯毒鱼类的代表就是河豚,此鱼肉味道非常鲜美,但在肠道、卵巢和肝脏部分含有剧毒。这是一种神经毒素,人一旦误食中毒,30分钟内将导致神经细胞麻痹,2毫克毒素即可造成成人死亡。河豚毒素性质稳定,耐热耐酸,一般加热加酸方法,均不能杀毒。不认识河豚,误食中毒是发生河豚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多发生在春季,此时正是河豚产卵的季节,鱼的毒性最强。
高组胺鱼类主要是海洋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金枪鱼、沙丁鱼、鲭鱼、鲐鱼、鲣鱼、秋刀鱼、蓝园参、竹荚鱼等。在这些鱼的血红蛋白中,有一种氨基酸叫组胺酸的含量较高,组胺酸可产生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使人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当这些鱼开始腐败时,大量繁殖的细菌会导致组胺的大量产生。组胺中毒一般发病快,恢复也快,死亡率较低。
胆毒鱼类包括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鲤鱼等淡水鱼。这些鱼的胆汁中含有胆汁毒素,吃入这些鱼的鱼胆可引起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症状,并造成肝脏和肾脏的损害。胆毒鱼类中毒一般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
【中毒原因】
①不认识河豚,误食中毒。也有人为追求鲜美而进食河豚。
②高组胺鱼类鱼质腐败,或腌制不透,或未去内脏。
③胆毒鱼类未去内脏,或加工中割破鱼胆而未清洗干净。
中毒症状和应急处理
河豚毒素入口后,10分钟以后就会发病;初始舌头、嘴唇、手指发麻,四肢麻木,站立不稳,行走困难;而后全身瘫痪,瞳孔扩大,言语不清,体温下降,呼吸困难;
如不及时抢救将发生死亡。高组胺鱼类中毒发病也很快,最快的几分钟就发病;脸红、头晕、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有的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发麻、全身乏力症状;一般2天左右自行恢复。胆毒鱼类中毒,最快30分钟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继而出现黄疸、肝大、少尿或无尿;严重时全身水肿、神志不清、阵发性抽搐、昏迷休克等;如不及时抢救,一般可在10天左右死亡。
【应急处理】
①河豚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②胆毒鱼类中毒,一定要立即进行自我催吐,并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③高组胺鱼类中毒呕吐、腹泻严重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
【预防中毒指导方针】
◎要清楚了解河豚鱼的模样、毒性和危害性,不吃和避免误吃河豚。
◎不吃不认识的或认识不清的鱼类。
◎加工鱼类时,鱼的内脏应完整去除,并注意不割破鱼胆。
◎要多吃新鲜的鱼,不吃腐败的鱼,少吃腌制的鱼。腌制的鱼,盐分要加足,腌制要透。
◎鱼类要低温冷藏,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14/4/11 9:34: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