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淡水鱼细菌性疾病两个高发阶段的一点认识 |
| 鱼类细菌性疾病一年中有两个高发阶段,即春季、秋季。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蚕豆开花到大麦黄”和“白露心”。
一、主要原因:
1、春季水温上升有害菌大量繁殖滋生,刚越冬过来的鱼类体质较弱易被感染,尤其是越冬病;水温上升后鱼类寄生虫开始活跃并危害鱼类,直接引起烂鳃病或引起继发性烂鳃病和赤皮病;另外春季为了便于快速提升水温,一般池塘水位较低,相对增加了养殖密度,易引起疾病传染。
2、到了秋季,鱼类的排泄物、残剩饵料便等有机质的不断积累,导致水质变坏,加之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水温变化较大,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二、应对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前介入,无病先防,主动积极诊治。
2、保持水质清新,经常换水或注入新水,适当使用生物制剂改水。
3、注重增强鱼体自身的体质,保证投喂新鲜、营养全面的适口优质饲料,并根据水温变化及时调整投饵率。
4、药物防治,定期施药,根据自身养殖塘口往年鱼病流行情况,结合周边地区今年鱼病流行趋势,有针对性的全池泼洒药物或投喂药饵。
5、坚持早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浮头和泛塘;做到及时发现,准确诊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
6、投喂饵料时应注意观察,发现鱼类摄食异常或有离群游动、靠边活动的现象,要将鱼捞出,仔细进行相关检查;发现有零星死鱼的现象要引起足够重视。
7、对症下药,合理用药。用药的时间应选择在睛朗的天气进行,以上午8点到11点之前较好,上风处多用一点,下风处少用一点,并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内服药投喂后还要进行跟踪观察,注意鱼类是否有异常反应等情况。 | | 来源: 时间:2014/5/9 16:31: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