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石斑鱼是一条有发展前景的高档鱼 |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是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他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在此基础上还发明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技术,被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而他指导课题组创建的“石斑鱼生殖与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和“罗非鱼良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对我国石斑鱼和罗非鱼养殖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石斑鱼饲料推广任重道远
《当代水产》:您在石斑鱼论坛上提到石斑鱼今年的产量达到10万t,可以说说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吗?
林浩然:根据粗略的生产数据估计,海南石斑鱼产量约有6万t,广东的有2万t,福建的有1.7万多吨,加上浙江和山东的石斑鱼产量,大概就有10万t左右。
《当代水产》:有不少厂家在做石斑鱼饲料,那它的盘子到底有多大?现在人工饲料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
林浩然:现在估计,只有10%的石斑鱼养殖户使用人工饲料,90%的养殖户还是使用冰鲜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在1.0左右。如果按照年产量10万t的数据计算,至少需要生产10万t的石斑鱼料才能完全替代冰鲜,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代水产》:在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喂养的推广上,存在什么难题?
林浩然:我觉得,一是推广力度不够,饲料产量还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二是养殖户习惯于用冰鲜鱼喂养,认为这个喂养方式简单易行;三是人工饲料价格高,喂养500g的鱼需要超过8元/500g的养殖成本,养殖户可能认为贵了点。
病害制约石斑鱼的长远发展
《当代水产》: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石斑鱼苗种繁殖以及它的幼苗,从卵到苗的这个阶段,您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多长时间解决或克服?
林浩然: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说某个产业发展到什么时候就能将问题彻底解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是互相联系和促进的。石斑鱼的问题也同样如此。
《当代水产》:请问您是否看好石斑鱼未来的发展前景?
林浩然:我认为石斑鱼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好。石斑鱼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鱼,它有一定的消费层次和市场。若让石斑鱼变成目前产量最高的草鱼——400多万吨,或是产量第二的罗非鱼——200多万吨,这是不实际的。高产量的鱼一般都是大众消费品,而石斑鱼是比较高档的水产品。
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消费品一样,在不同的地区和市场,产品不可能都一样。高档的产品价位高,经济价值也较高,不是所有的人都消费它,但它也有一定的消费群体。比如,平时老百姓吃草鱼或罗非鱼,遇到一些喜事、节假日他们就选择吃石斑鱼;又如牛肉和猪肉,平时大家都吃猪肉,偶尔才吃牛肉,这是一样的道理。事实上,中国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十几万吨的石斑鱼产量根本不是很多。
《当代水产》:您认为制约石斑鱼发展存在哪些因素?
林浩然:目前石斑鱼产量在不断提高,但制约石斑鱼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主要是病害、饲料和苗种这三个方面。石斑鱼病害以神经性坏死病毒和虹彩病毒为主,让养殖户损失惨重。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技术比较成熟,但仍需推广和普及。目前,还有90%的养殖户喂冰鲜鱼,造成环境污染。苗种方面,我们希望能选育出抗病性强、长速快的优良品种。
《当代水产》:如果要减少石斑鱼发病的机率,您觉得应采取什么措施?
林浩然:首先,检测亲鱼是否带病,选用不带病原的亲鱼繁殖鱼苗;然后,在育苗过程中注重水质的科学管理,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度、溶氧、盐度、酸碱度和良好的水质,水源要经过消毒,如果发现病原要及时处理,防止传染;投饵要均匀,防止污染水体。
其实,很多鱼病一旦暴发就很难医治,所以关键是预防。不要带病的亲鱼,水源也要消毒,不要让外面的水把病源带进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提高鱼苗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选育优良品种,是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当代水产》:您的团队也在做石斑鱼的相关研究,能跟我们说说做的是哪方面的研究吗?
林浩然:对石斑鱼的研究,我们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围绕苗种、饲料和病害防治三个方面。我所在的团队是做苗种繁育和良种培育。目前,石斑鱼的苗种繁育技术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们采用强化培育的方式,可以促使80%以上的亲鱼达到性成熟。石斑鱼是先雌后雄的雌雄同体鱼类,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调控雌鱼转变为雄鱼,使雌性和雄性亲鱼能同步性成熟。然而,在育苗的过程发生了病害,苗种成活率还比较低。
《当代水产》:过去很多石斑鱼的养殖,包括繁殖,都是从台湾引进来的,到了现在我们自己也可以开展繁殖工作,您认为现在我们整个技术水平与台湾相比有什么差异?
林浩然:台湾起步的确比我们早,早期的养殖技术比我们先进。经过这十几二十年,很多台商把技术带到内地,加上我国对石斑鱼养殖的重视,不断加大科技研究资金的投入,所以我们进步很快。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石斑鱼产量已大大超过台湾。当然,不容忽视的是,产量的发展也要有个度。如今,我们的石斑鱼养殖技术应该和台湾不相上下,比如在营养和饲料、良种培育、病害防治等方面。我们现在有个团队正在做石斑鱼分子育种的研究,还没有成功,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研究,坚持下去,必有所获。
《当代水产》:有人说近年来石斑鱼能有这么大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技术支持,您是怎么看待的?
林浩然:我们只是起了一些推动作用。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关注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这个产业要发展起来,有些问题很难预见。要对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有预见性是很难的,所以在产业发展中遇到问题,就得注意转变生产方式,及时提高产品质量,直至产生新的产品,这样才有新的市场;不然,只依靠原有的市场是不行的。如果你埋着头走路不看路,只会走进死胡同。水产养殖也一样,遇到问题,更多的是要转变思路、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就是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要引进新的科学技术。
我们必须重视基础性研究
《当代水产》:平时您应该经常出去交流,您认为我们现在的养殖水平、技术跟国外相比,我们处于什么位置?我们水产的意义性研究是否应该更基础一些呢?
林浩然:从养殖技术、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来讲,我们肯定是世界第一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对鱼类的基础研究以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水环境等方面不够重视。如果养殖过度发展而不采取保护措施,水环境就会受到污染,破坏了原来干净的水环境。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既要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又要加强水环境、水资源的保护。这就更加需要重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当代水产》:作为中国水产行业三大院士之一,您对行业的学术和科研承建的工作者有什么建议?在研发方面应该朝哪个方面去做?
林浩然:我们围绕苗种、饲料及病害这三个方面来讲,从业者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水产行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去安排和落实,同时,同行间要互相交流、共同攻关。像这届的石斑鱼论坛也是起到这个作用,加强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们的交流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尽快把科技成果引进企业生产中。
《当代水产》:您做了几十年水产,对于水产行业,您是怎么去看待和认识的?
林浩然:水产行业在中国非常重要,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产养殖。人们所吃的动物蛋白质主要来自家畜、家禽和鱼虾贝等,后者占了1/3。其实很多水产发达的国家主要是靠捕捞的,而我们中国的养殖产量大大超过捕捞产量,这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对世界水产业发展的贡献。
| | 来源:《当代水产》 时间:2014/6/9 9:40: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