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疾病防治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疾病防治
成功案例
公司招聘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及其防控措施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及其防控措施
2015-02-04 15:59: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中国水产频道 浏览量: 1463 次
我要评论
利用人工感染健康鱼和投喂抗生素药物的方法,证明了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鳃出血病”的病原是病毒。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银鲫“鳃出血病”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11月,高峰季节为4~6和9~11月,该病流行的水温适宜范围为15.0~28.0℃,当7~8月水温处于上行期升高至28.0℃以上时,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发生。但是,当9月以后水温进入下行期时,即使水温仍然高于28.0℃,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也有可能发生。针对这种疾病发生的特点,我们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防控疾病的措施,经过在养殖场3年的实践结果证明,认证实施这套防控疾病措施,就可以达到有效防止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发生的目的。
文/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
江苏省盐城裕达水产养殖公司 孟宪东 郭庆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陈辉 方苹
江苏省盐城裕达水产养殖公司 陈亮波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类育种专家于1976~1981年研制成功的一种鲫鱼养殖新对象,是利用三倍体的方正银鲫(母本)与二倍体的兴国红鲤(父本)以人工杂交的方法诱使方正银鲫的卵进行雌核发育而研制的。经过几十年在国内推广养殖,已经证明了这种银鲫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等特点,尤其是在江苏省苏北地区异育银鲫的人工养殖技术的推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自2009年开始,苏北地区养殖异育银鲫出现了一种危害极大的“鳃出血病”。这种疾病可以导致养殖异育银鲫的死亡率高达90.0%以上。目前,该病不仅江苏省射阳、大丰、盐都,宝应、淮安等主要异育银鲫养殖区域严重发生,而且已经在安徽、湖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养殖异育银鲫区域出现,呈现出快速蔓延的趋势。
从2011年开始,我们以江苏省射阳县盐城裕达水产养殖公司为基地,在探讨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发病原因、调查该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防控措施,经过三年实践与不断完善,初步证明了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是可以有效防控的。
1、关于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病原
1.1 病毒性病原的探讨
2011年5月,取出具有典型症状的银鲫鳃组织和肝、脾、肾脏等内部器官,匀浆后取上清液经孔径为0.22μm的滤菌膜过滤,制备滤菌上清液样品;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制备药物杀菌上清液样品;置于100℃水浴锅中并保持1 h,制备加热杀菌上清液样品。分别经过胸鳍基部注射的方法,对银鲫成鱼和幼鱼接种上述各种组织浆上清液,作为试验组。注射未经处理的患病鱼组织上清液样品的试验鱼作为病鱼组织对照组;注射未经处理的正常鱼组织上清液样品的试验鱼作为正常组织对照;将注射0.7%的灭菌生理盐水的试验鱼作为盐水对照组。注射结束后仍然放回水族箱中继续饲养观察试验鱼发病与否(表1)。
表1 注射各种处理的患病银鲫组织浆上清液后不同规格银鲫成活率
结果表明,对健康银鲫注射过滤除菌、药物杀菌、加热灭菌以及未做处理的患病银鲫组织浆上清液后,4个试验组成鱼的成活率分别为20.0%、0、80.0%和100.0%,而注射正常银鲫组织浆上清液的成活率为90.0%,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的试验成鱼则未出现死亡。接种过滤除菌、药物杀菌、加热灭菌以及未做处理的组织浆上清液后,4个试验组幼鱼的成活率则分别为50.0%、30.0%、90.0%和30.0%。
利用人工感染后发病银鲫组织浆制备的上清液样品,再次接种银鲫的成鱼和幼鱼,结果较表2。
表2 注射各种处理的人工致病银鲫组织浆上清液后不同规格银鲫成活率
由表2所示结果可以看出,注射过滤除菌、药物杀菌、加热灭菌以及未做处理的组织浆上清液后,4个试验组试验成鱼的成活率分别为10.0%、10.0%、100.0%和0;而注射正常银鲫组织浆上清液的成活率为80.0%,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的试验成鱼则未出现死亡。接种过滤除菌、药物杀菌、加热灭菌以及未做处理的患病银鲫组织浆上清液后,4个试验组试验幼鱼的成活率则分别为40.0%、90.0%、50.0%和20.0%,而注射正常银鲫组织浆上清液的银鲫幼鱼成活率为90.0%,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的试验银鲫幼鱼则未出现死亡。这种结果证明了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银鲫“鳃出血病”的致病病原是致病性病毒。
1.2 细菌性病原的探讨
2011年5月至7月,从患“鳃出血病”异育银鲫体内分离的5个菌株,分贝对健康异育银鲫的成鱼和幼鱼进行回感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所示,人工注射活菌液后银鲫成鱼的死亡率为70.0%~ 100.0%,2个对照组则没有出现任何死亡;而银鲫幼鱼的死亡率80.0%~100.0%,2个对照组没有出现任何死亡。受感染后大多数银鲫出现的症状为体表充血,解剖后可见腹腔中有大量腹水。但是,所有濒临死亡的银鲫并没有出现由鳃部大量地出血的症状,即未见血液不断从鳃丝流出的银鲫个体。
表3 经过分离菌株活菌液攻毒后银鲫成鱼和幼鱼的死亡率
利用抗菌药物对3个再分离菌株完成的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除对个别药物(如硫酸庆大霉素)外,3个再分离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程度尚比较一致。所有分离菌株均对恩诺沙星、烟酸诺氟沙星和盐酸土霉素比较敏感,其次是氟苯尼考和硫酸新霉素的抑菌效果稍好,硫酸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不如前几种药物的抑菌效果,但是也比硫氰酸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稍好。
表4 菌株及其对各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结果,选用盐酸土霉素和烟酸诺氟沙星作为野外治疗疾病的药物,用于池塘患病银鲫治疗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与未用药物的对照池塘相比,用药的池塘死亡率上升速度比较缓慢,尤其是用药初期,池塘中银鲫的总死亡量有一段时间是有所下降的。但是,并不能完全控制患病银鲫的死亡。
表5 2种抗菌类药物对池塘养殖患病银鲫的药物治疗效果
注:*,本次试验和对照池塘的面积均为200~250亩之间;**,根据养殖业者每天从池塘中捞起死鱼的数量统计;1),用药前1天的总死亡银鲫数(尾)。2),养殖业者开始卖鱼。
根据分离菌株回感健康鱼试验和抗菌素药物治疗疾病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病原不是细菌而是病毒。迄今为止,已经有人利用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证明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病原是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II,CyHV-2)。国外有人将这种病毒称为金鱼疱疹病毒(Goldfish herpes virus,GHV),或者疱疹病毒性出血性坏死病毒(Herpesviral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HHNV)。
2、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1年8~11月、2012年5~11月、2013年4~11月和2014年4~10月,采用现场调查、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在苏北地区的部分水产养殖基地对异育银鲫“鳃出血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调查结果是,苏北地区异育银鲫“鳃出血病”主要在4~6月和8~11月初流行,其中5月和10月分别为两个流行期的高峰期。
当水温处于上升期时,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流行的适宜水温范围为15.0~28.0℃,即当池塘水温自然上升至15.0℃时,疾病开始发生,而继续上升至28.0℃或者以上时,这种疾病就几乎停止发生;当水温进入下降期,即使池塘水温尚处于28.0℃以上,这种疾病也是可以发生的。发生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池塘,主要是单养银鲫或者是主养银鲫的池塘,混养银鲫的池塘较少发生,即使发生也比较容易控制。发生“鳃出血病”的异育银鲫规格大多在100.0g以上的个体,小规格鱼种较少发生这种疾病。
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是近年来在江苏暴发的一种恶性传染病。江苏射阳、大丰等地精养池塘,连续几年不同程度出现这种疾病,死亡率一般为30.0%~40.0%。严重发生时可达90.0%以上,甚至导致整个池塘中异育银鲫全部死亡的事例也有发生。
3、防控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措施
经过2011~2014年我们在射阳县黄沙港盐城裕达水产养殖公司的试验结果,银鲫鳃出血是可以有效防控的。防控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这种疾病之所以发生,其根本原因还是鱼体抗病力(免疫力)下降的缘故。所以,防控这种疾病的出发点就是维护鱼体的免疫力不受到损伤并且能有效地增强鱼体的免疫能力。
3.1 免疫预防
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免疫增强剂,在每年开始投喂饲料时(在射阳黄沙港地区大约是4月初,水温上升到12℃左右)和8月中旬(池塘水温开始下降以前20天左右),即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流行之前,每次连续投喂添加有免疫增强剂的饵料25天左右。通过增强养殖异育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3.2 通过药敏试验精选高效药物
针对鱼体上的常见寄生虫和从患病鱼体中分离的致病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药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采取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敏试验方法,对市售药物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抑、杀致病菌和杀灭寄生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通过提高药物的治病效果,达到减少用药与不盲目用药的目的。
3.3 避免应激性刺激
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养殖池塘中泼洒杀虫药剂控制寄生虫,泼洒消毒药物控制水质,投喂添加抗生素药物饵料预防细菌性疾病的习惯做法,发展针对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病原的分子生物检测与定量方法以动态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丰度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渔用药物,避免多次、大量使用各种药物对养殖银鲫造成的应激性刺激。
3.4 改单养异育银鲫为混养
在裕达水产养殖基地中的11000多亩水面中,过去单养异育银鲫的6000余亩养殖水面,分别改为异育银鲫与二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异育银鲫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等混养的方式。结果证明是对防控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发生是有效的。
3.5 投喂膨化饲料
对饲养的异育银鲫和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避免了残饵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为了减少鱼类集中在池塘旁边的饵料台摄食,导致食台区域水体中溶氧缺乏造成的对鱼类的损伤,在水温比较高的6、7、8、9月份,将饲料中的一部分投喂在池塘中央。
3.6 优化养殖环境
坚持采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的用量满足池水保持pH 11.0以上至少2小时,以达到彻底清塘的目的。
通过化学药物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水质,记录水质与异育银鲫发病的相关性,评价水质对银鲫发病状况的影响,制定银鲫养殖池塘水质的管理方案。保证养殖期间始终有良好的水质。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时间:2015/2/5 9:32:07
唐山恩贝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 电话:15130521900 邮箱:ebkswk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