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疾病防治成功案例公司招聘
公司新闻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欧洲海产品展看全球水产市场走势

    第19届欧洲海产品博览会暨第13届欧洲海产品加工技术博览会前不久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来自8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600多家企业参加了本届博览会。欧洲海产品博览会是目前世界水产品领域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专业贸易展览会。博览会汇集了世界各地水产品行业的买家和卖家,是全球水产品企业维持老客户、寻找新买家、展示新产品和评估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场所。

  需求增加促使价格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预测显示,世界鱼类产品需求仍会继续增长,但世界鱼类产品生产却不能保持同步增长。因此,世界鱼类产品市场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受此影响,鱼类产品价格可望呈上涨趋势。从中短期看,随着人口增长和人们收入增加,消费者对鱼类产品的需求必然会水涨船高。不过,发达国家对鱼类产品的需求量增长预计会相对缓慢,按重量计算增长年率可能会低于1%,原因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停滞,人年均鱼类产品消费水平已经相对较高,鱼类产品消费不会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有大的增长。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对鱼类产品的需求量预计将会出现较快增长,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这些国家人年均鱼类产品消费水平较低,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鱼类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迅速增长,预计增长年率可能会超过2%。

  从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将会增加鱼类产品净出口,预计到2015年净出口量将达到1030万吨。从地区看,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产品净出口地区,非洲到2010年也会成为鱼类产品净出口地区。相比之下,亚洲因为要满足本地区对鱼类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今后的鱼类产品净出口会有所减少,到2015年鱼类产品净出口量将减少到480万吨。

  发达国家可望减少鱼类产品的净进口,到2015年净进口量可能会减少到约1030万吨。从地区看,北美地区可能增加净进口,到2015年净进口量240万吨;西欧地区可能会减少净进口量,到2015年可望会减少到240万吨。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预计大致能维持其目前的鱼类产品进口水平。

  养殖产品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本届欧洲海产品博览会传出的信息显示,世界水产品市场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水产养殖产品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所占比重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世界捕捞渔业产量约为9000万吨(其中内陆和海洋捕捞渔业产量分别约为1000万吨和8000万吨),水产养殖产量为5510万吨(其中内陆和海洋水产养殖产量分别为3500万吨和2010万吨)。世界粮农组织预计,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在今后10年中仍可望保持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有关专家预测,今后30年中,世界渔业将会继续保持从捕捞渔业向水产养殖过渡的态势,以满足人类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渔业生产是在野外(捕捞渔业)或可控环境(水产养殖)下完成的。世界捕捞渔业与大部分产业发展不同,近些年来基本上是呈逐步下降趋势。2009年,世界捕捞渔业产量已经从2004年的9240万吨减少到约9000万吨,预计首次销售价值为939亿美元。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自1996年以来,世界海洋捕捞渔业产量正在逐年减少。世界传统捕捞海洋经济鱼类约有200多种。上世纪50年代,世界海洋捕鱼量仅为2000万吨左右,1996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8630万吨,随后就逐年波动减少,到2009年减少到约8000万吨。相比之下,内陆捕捞渔业产量却从2004年的860万吨增加到2009年101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洋捕捞渔业产量减少形成的缺口。

  世界水产养殖是动物食品生产领域增长最快的产业,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水产养殖业年产量(不含水产植物)不足100万吨。2009年,水产养殖业年产量(不含水产植物)已经高达5510万吨。如果包括水产植物,2009年水产养殖产量接近7000万吨,首次销售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水产养殖鱼类产品在世界鱼产量中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34.5%上升到2008年36.9%。在1970年—2008年期间,水产养殖的食用鱼产量平均增长年率为8.3%,而世界人口平均增长年率为1.6%。人均水产养殖食用鱼供应量从2006年的7公斤上升到2008年7.8公斤,年均增幅达到6%。

  亚洲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方面保持着日益增加的突出地位。2008年,亚洲水产养殖产量在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为88.8%,按产值计算约占78.7%。2008年,所有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的食用鱼产量为4863吨,产值为840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和产值的92.5%和85.4%。水产养殖的食用鱼大部分都用于人们日常消费。从全球情况看,2008年,水产养殖占人类消费世界食用鱼总量的45.7%,明显高于2006年的42.6%。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大幅度增加,从1950年的不足100万吨增加到2008年5250万吨,是同期世界肉类产量增速的三倍。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增幅不如发展中国家。自2000年起,欧洲和北美水产养殖产量平均增长年率分别下降到了1.7%和1.2%。在过去10年中,曾经引领世界水产养殖发展的发达国家,如法国、日本和西班牙的水产养殖产量持续下降。

  人均消费量不断刷新纪录

  本届欧洲海产品博览会充分表明了水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表的《201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品市场状况》报告称,2009年,世界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向全球消费者提供了1.45亿吨水产品,其中1.18亿吨用于人的食物,世界人均食用鱼消费量为17.2公斤,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自1973年以来,世界鱼类产品消费量已经翻了一番。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显示,全球鱼类供应量到2015年可望达到1.83亿吨,增幅将超过25%。

  世界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对维护粮食安全、减缓贫困和改善生活至关重要。渔业已经成为世界人口就业和生计的重要来源。自1980年以来,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长年率约为3.6%。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直接从事、全职或兼职从事捕捞渔业或水产养殖生产,其中至少有12%为妇女。这一数字比1980年的1670万人增长了近两倍。据估计,如果把与捕捞渔业或水产养殖生产相关的间接配套辅助工作(如鱼品加工、销售和服务行业等)都包括进来,世界整个渔业产业提供了约1.8亿个就业机会,养活了5.4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不过,近些年来,世界渔业就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捕捞渔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正呈下降趋势,水产养殖渔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正呈上升趋势。目前,水产养殖渔民占渔业领域从业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一比例今后可望继续上升。

  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速高于世界人口增幅和传统农业领域的就业人数增幅。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的从业人数占世界范围在经济上参与广泛农业领域的13亿人的3.5%,远远高于1980年的1.8%。亚洲捕捞渔民和养殖渔民在世界捕捞和养殖渔民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最高,约为85%;其次是非洲,约为9%;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排列第三,约为3%。不过,捕捞渔民和养殖渔民的生产率却因国而异,差别很大。亚洲捕捞渔民的人均年产鱼量只有2.4吨,远远低于欧洲的人均年产鱼量24吨和北美的人均年产鱼量18吨。水产养殖领域的差异就更为明显,如挪威养殖渔民的人均年产鱼量为172吨,智利为72吨,中国为6吨,印度仅为2吨。

  作为品质优良和蛋白含量很高的食物,鱼类产品在为世界人口提供食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许多国家都是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正在大幅上升。鱼类产品人均年消费量逐年提高,不断创下新的历史纪录。目前,世界水产品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至少15%的动物蛋白摄入量。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统计数字显示,世界在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人均年鱼类消费量分别为16.2公斤、16.5公斤、16.8公斤、16.9公斤、17.1公斤和17.2公斤。不过,世界人均年鱼类消费量因地而异,其中要数日本和韩国的人均鱼类食用量最大。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日本人均鱼类年消费量为66公斤,西班牙人均鱼类年消费量为44公斤,英国人均鱼类年消费量为20公斤。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2009年人均鱼类年消费量为15.1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海洋渔业分布地区看,2008年,西北太平洋的渔业产量最高,为2010万吨(约占全球海洋捕捞渔业产量的25%),其次是东南太平洋,为1180万吨(约15%),中西部太平洋为1110万吨(约占14%),东北大西洋为850万吨(约占11%)。

  鱼产品是世界食品贸易主角

  本次博览会的一大特点是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企业阵容庞大,引人注目。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152家企业参加了本次博览会。不过,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虽多,但给人的感觉是参展企业的规模较小。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鱼类产品是世界贸易额最大的食品。2008年,鱼类产品贸易额为102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9%,是1998年515亿美元出口值的近两倍。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作为食品和饲料进入国际贸易的比例从1976年的25%增加到2008年的39%,表明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是一个比较开放的行业。世界主要产鱼出口国为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挪威等,主要鱼类进口国有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中国和德国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字表明,世界2008年鱼类产品进口值比上一年增长9%,比1998年增长95%。2009年的初步数据显示,由于关键进口市场经济萎缩和需求减少,世界水产品进口值下降9%。从国家和地区看,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鱼类产品进口国,2008年的进口值为14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3%。不过,受经济持续不景气影响,日本2009年的鱼类产品进口值下降了8%。欧盟是世界鱼类产品最大的进口市场,2008年的进口值达到44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7%,占世界进口总值的42%。如果排除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内部贸易,欧盟从非欧盟供应国的鱼类产品进口值为239亿美元,约占世界鱼类产品进口值的28%。2009年的数据显示,欧盟鱼类产品进口呈下降趋势,进口值下降了7%。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继续是世界鱼类产品净出口地区,大洋洲地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也是鱼类产品净出口国。按价值计算,非洲自1985年以来就成为鱼类产品净出口地区,但按重量计算则是净进口地区。近些年来,像对虾、明虾、鲑鱼、金枪鱼、底层鱼类、比目鱼、鲈鱼和鲷鱼等高价值鱼类产品贸易量明显增大,这些高价值鱼类产品主要是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口。由于世界鱼类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都会进入国际市场,所以鱼类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证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直接用于人类消费的鱼类产品中,鲜鱼交易量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增长了近一倍。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世界鱼类产品产量的39.7%作为新鲜产品出售,41.2%以冷冻、咸干或制作为人们直接消费的其他类型食品销售。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供人们直接消费的鱼类产品比例持续增长,用于食物的鱼类产品数量持续增加,用于制作鱼粉和鱼油的鱼类产品数量不断减少。在供人直接消费的鱼类产品中,活鱼或新鲜鱼是最重要的产品,约占49.1%,随后是冻鱼(25.4%)、制作或保藏的鱼类产品(15%)和咸干鱼(10.6%)。世界活鱼或新鲜鱼销售量从1998年的454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5650万吨。供人们消费的加工水产品从1998年的467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5860万吨。冷冻鱼类是供人们消费水产品的主要加工方式,2008年占供人们消费的加工水产品的49.8%。随着技术进步、运输改善和需求增加,近些年来确立了以处理、运输、销售、展示和储存设施的精细网络从事活鱼销售。如今,活鱼在亚洲受到特别的欢迎,在其他国家也有特定市场,主要是亚洲移民社区。

  鱼类产品贸易除在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和促进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外,还是一些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2008年,世界鱼类产品贸易按价值计算占世界农产品(16.48,-0.04,-0.24%)出口总额的约10%或世界商品贸易总额的约1%。总的看来,世界水产品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创汇增长的来源。2008年,发展中国家的渔业产量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其渔业出口值占世界鱼类产品出口值的50%。低收入缺粮国在鱼类产品贸易中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2008年鱼类产品出口额达198亿美元。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进口鱼类产品,而且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消费的鱼类产品数量就比较有限。日本鱼类产品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进口的鱼是捕获鱼的两倍还多。秘鲁年捕鱼量位居世界第二,消费的鱼类产品却很少。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1/6/14 18:40:18
唐山恩贝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 电话:15130521900 邮箱:ebkswk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