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数据】“渔光一体”养黄颡鱼的优势效益凸显 |
| 随着社会对“渔光一体”养殖模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模式将大大增加养殖者的收入,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渔光一体"既可保证养殖用电需求,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可破解光伏发电用地困局,达到增加收入,节能减排的目的,从而使水产养殖业与光伏发电互相促进,支撑发展。目前江苏地区已有多地开展渔光一体化的模式探索。本文还原了利用模拟光伏板,按照光伏板的安装设计,结合开展的全雄黄颡鱼养殖试验的过程,其借助智能化养殖设备,探讨“渔光一体”健康养殖技术,为水产养殖提供参照1、池塘条件
选用池塘位于南京通威水产科技园区,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共选用4口池塘,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247.3m2、1247.3 m2、1554.1 m2、1620.8 m2,水深1.5m左右,塘埂水泥硬化,池底平整,底质砂质土,进排水方便。配置1台3.5kw微孔增氧机,每口池塘配置2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对角放置。每个池塘安装一个水质监测探头,可监测池塘水温与溶氧情况。3台智能化养殖控制控,可根据池塘溶氧情况控制增氧机开关维持溶氧,同时可实时在线监测水体溶氧、水温、pH等水质情况。
模拟光伏板由镀锌钢管和遮阳网按照光伏板规格模拟制成,倾角25°,朝正南排布,间距2m,1、2号两口池塘按照最大排布量安装,另外3、4号两口池塘未安装,作为对照池塘。池塘设置捕捞区,深挖0.5m,以便养殖结束捕捞售鱼。
2、放养准备
放养前15天,使用10kg/667m2漂白粉清塘,清塘后进水口加30目筛绢网防野杂鱼。放养前每亩用10kg复合肥肥水,并使用藻种产品接种。
3、鱼种放养
全雄黄颡鱼来自湖北武汉佰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自南京通威水产科技园区内养殖户苗种养殖场。鱼种体质健壮、体色鲜艳、规格整齐、 鳞鳍完整、游泳活泼、体无外伤。饲料采用苏州通威特种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颡鱼专用饲料,粗蛋白含量40%,粒径2mm和3mm两种。
5月28日,4口池塘放养苗种,放养密度为1.3万尾/667m2,平均规格为22.81g。搭配放养花白鲢,白鲢放养密度为30尾/667m2,规格为256g/尾;花鲢放养密度为20尾/667m2,规格为138g/尾。
4、饲养管理苗种下塘后两天开始驯食,每天9:30和17:30在固定投饵点人工投喂,投喂时间不超过1.5h,直到鱼群正常摄食。
投喂分两个阶段,5-7月选用粒径为2mm的饲料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左右;8-10月选用粒径为3mm的饲料投喂,投喂量为体重的2%-3%。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并记录天气、投饵、病损等情况,通过智能化设备监测水质,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和水体调节措施。智能化养殖设备采用设置阈值方式自动控制溶氧水平,防止浮头、泛塘事故,养殖期间没有发生泛塘事故。
5、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定期使用苯扎溴铵进行水体消毒,根据水质情况,使用光合细菌、藻种产品及复合肥调节水质。整个养殖期间,溶氧维持在3mg/L以上,pH维持在7.6-9.1之间,氨氮和亚硝酸盐均在0.1mg/L以下。
6、病害防治
全雄黄颡鱼养殖期间较常出现病害为爱德华氏菌病、绦虫病,尤以6-9月养殖高峰期较为严重。爱德华氏菌病主要症状为“红头”和肠炎,初期为鱼头部出现充血点,鱼鳍基部充血,随着病情加重,头部充血点不断扩大,严重时头顶穿孔出现爱德华氏菌病,腹部膨大,积水严重,解剖发现腹腔内存在大量淡黄色腹水,肠道充血,溃烂,有浅黄色液体 。针对这一现象,养殖前期使用维生素C和“芪参散”拌料投喂,增强体质,同时使用苯扎溴铵水体杀菌消毒。疾病严重时,使用磺胺嘧啶、“肝胆舒灵”、维生素K3拌料投喂,水体使用戊二醛消毒,连续拌喂5天。
养殖期间,解剖发现黄颡鱼肠道内寄生有绦虫,长棍状,长7.5cm,宽2mm,使用水精灵杀虫。
7、养殖结果经过152天的养殖,到2014年10月下旬起捕,单位面积的投喂量试验组均比对照组高,平均投喂量试验组较对照组高8.6%。养殖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单产分别为1282.3 kg/667m2、1298.8 kg/667m2,试验组较对照组低1.3%;单位面积增重量平均值分别为962.1 kg/667m2、995.4 kg/667m2,试验组较对照组低3.5%;平均起捕规格分别为为97.7 g/尾,102.7 g/尾;饵料系数分别为1.71、1.51。
| | 来源:通心粉社区 时间:2016/1/28 16:02: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