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银鲫养殖效益的几点措施 |
| 滨海县沿海滩涂具有多年淡水鱼养殖的历史,多年来一直以主养银鲫为主,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效益。但近年来“鳃出血”和“大红鳃”病的出现,严重制约产量和效益的提升。针对上述情况,县、镇两级渔业技术人员在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中和广大养殖户一起,把银鲫“鳃出血” 和“大红鳃”病的防控,作为技术推广的重点工作来做。主要措施是:在做好鱼病常规防控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从调整放养模式、增强鱼种体质、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减控投饵量等渠道入手,强化饲养管理,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在2015年养殖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产量(见附表),现总结如下。
一、调整养殖模式,改主养银鲫为梭鱼、鲫鱼等混养。
过去的放养模式是:亩放尾重50克左右银鲫鱼种2000尾左右,搭配投放大规格花白鲢鱼种80尾左右;现在的“主推模式”是:亩放尾重50克左右梭鱼种1200尾左右,搭配投放尾重50克左右的银鲫鱼种800尾左右,搭配投放尾重300克左右花白鲢鱼种80尾,同时亩增投100克左右鳜鱼10尾、大规格蟹种20只。饵料投喂蛋白质含量28%以下的鲫鱼料,以满足梭鱼对低蛋白饵料的需要。
二、自育大规格鱼种,提高鱼种适应本土环境的能力。
过去的习惯是到外地购买鱼种;现在是到无疫病区购买“乌仔”回来自己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就近投放。这样既可以减轻长途运输产生的应激反应,同时又使鱼种适应当地的水土环境。
三、增投生物活性物质,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
目前有资料研究表明,银鲫“鳃出血”是“鲤鱼胞疹病毒Ⅱ型”病毒感染所致,属于病毒病。因为针对病毒病主要从提高自身免疫力做起,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在饲料中添加 “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复合生物菌剂”等添加剂。
四、全程调控水质,为鱼类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改变以往发现问题再调水、改水的观念,在四月初就开始对全池水质进行全程调控,直至十月中旬结束。具体的做法是:每12—15天全池使用光合细菌、芽胞秆菌或“EM”菌等生物菌剂调水,使水体中的有益菌始终处于优势状态。
五、改变传统增氧观念,使水体长期处于高溶氧状态。
我们在池塘四周设水车式增氧机,在池中央设叶轮式增氧机,在池底铺设一定数量的微孔式增氧管道。改过去表面、局部增氧为全池立体循环增氧。
六、关键时段减控投喂量,促进鱼类觅食池中天然饵料。
我们掌握在“鳃出血” 病易发的初夏和初秋季节,适当减控饵料投喂量,同时调节池水的碳、氮比,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促使鱼类觅食池中“生物絮团”等天然饵料,这样既减少了池中残饵等有机物的污染,又充分利用天然饵料,降低了饵料系数。通过增施硅肥,定向培养硅藻,使硅藻在藻相中占有一定比例。因为硅藻等天然饵料在促进梭鱼生长和改善鱼肉品质方面有独到之处。
上述措施的理论依据是:首先是混养利用了几种养殖对象对饵料和水体的不同需求,减轻了同一品种间竞争和应激的发生,肉食性鳜鱼和螃蟹还可以及时捕食、清除患病鱼,防止交叉感染;二是自育自养,减少鱼种长途运输的应激反应,同时当地鱼种对当地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三是增喂添加剂,使鱼吃上“保健品”增强了自身抵抗力;四是全程调控水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五是高溶氧,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了池水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满足了梭鱼对高溶氧的需求(梭鱼对低溶氧特别敏感,比银鲫更容易浮头泛塘);六是利用“生物絮团”形成理论,充分利用水体中“基础饵料”,进一步优化水体环境。通过上述六项措施的综合运用,分别从鱼类自身、生态环境、饵料、病源控制等诸多方面入手,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创造了适合养殖对象生活同时又不利于病源滋生的水体环境,从而减轻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养殖效益。 | | 来源: 时间:2016/8/5 9:11: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