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蛙族每天收获颇丰 卖蛙人背后的疯狂利益链 |
|
磨石桥附近街上的卖蛙女
十里水田,蛙声一片,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夏日风光。蛙声,对于夏日田园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当你走上街头,走进菜市场,听到蛙声,继而看到摊铺的塑料脸盆里,一个个装着青蛙的网袋子,又有怎样的感想呢?
6月初以来,路桥磨石桥菜场附近小巷子里,出现了一群摆小摊的妇女。她们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摆摊,一直到午后,售卖青蛙以及所谓的野生眼镜蛇和黄鳝、泥鳅、蟾蜍等小动物,每天数量不少。据说,更大数量的青蛙则在被捕后,直接送往一些川菜馆。
经过连续多日的跟踪暗访,记者终于了解到,这些卖蛙妇女的背后,有一条堪称疯狂的利益链。
来江浙一带“发财致富”
每年4月份,对于租住在路桥螺洋街的老赵来讲,“收获”的季节就临近了。他将同他的老乡们一起,一直忙碌到9月份,做一件低成本高利润的“买卖”。
老赵是一个残疾者,妻子年近40岁,皮肤黝黑,右眼因早年受伤瞎掉了。这样一对夫妻,在路桥的“捕蛙族”里却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们来自广西桂林的一个偏远小城镇,祖辈以务农为生。老家流行吃蛙和蛇等野生动物,所以他们那里捉蛇捉蛙的人很多,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也非常了解。
大约8年前,他们过年回家,听一些同样在外打工的老乡说,江浙一带野生蛇、青蛙之类动物的售价远高于老家的价格,而且吃的人也很多,如果在那捕来卖的话,不失为一条发财致富的好路子。
由于身体状况特殊,又有一家老小等着吃饭,单凭体力赚钱,夫妻俩几乎难以肩负起巨大的经济压力。
那时候,仅仅背着两包裹衣物,夫妻俩跟着多名老乡辗转来到台州,在路桥临时居住了下来。
因为在老家曾经就以捕蛙为生,他们对青蛙和蛇习性的熟识让许多老乡非常佩服,加上老赵能说会道的本事,夫妻俩很快就在“捕蛙族”里立足了。
“一般到4月份,很多老乡就会从老家赶到江浙一带城市边缘,寻找临时居住点。然后踩点,寻找青蛙和蛇类经常出没的地点,并制作工具,等待夏天的到来。”
“捕蛙族”每天收获颇丰
老赵说,一般来讲,6至8月份是最佳的收获时期。他们一年当中,大约80%的收入就集中在这3个月。“当然,这一行也是非常辛苦的,往往要半夜出发,到凌晨4点才回来。”
在老赵家中,记者并没有看到捕蛙工具。赵妻说,几年前他们俩就不出门捕蛙了,主要是帮老乡们联系买主,并从中赚取差价。
赵妻说,相比往年,今年到路桥抓青蛙的老乡并不多,因为今年上海一带的青蛙价格远远高于台州市场,需求量也更大,所以很多原先在路桥活动的老乡都往北走,依附在大城市的边缘谋生了。她说,路桥城区的捕蛙人多数集中在龙头王一带,夜里几乎统一出发,在附近的田地、河边和山地间活动。
在磨石桥附近的街上,记者找到几名售卖青蛙和蛇类的妇女,她们无一例外都来自广西。
当时是中午11点左右,一位马姓妇女摊铺前的青蛙几乎售罄,仅剩下不足半公斤的一小网袋。她说,按照当天的市场价格,半公斤青蛙卖14元。因为临近中午,而且剩下的分量也不多,如果出10元钱,她愿意让记者将这些青蛙全部拎走。
在摊铺上,记者还看到了3个装蛇的白色细孔网袋,马姓妇女说这些袋子里面装着2条菜花蛇和5条大小不一的眼镜蛇。“都是凌晨刚刚捕到的!”她还说,如果早一点来的话,还能买到一些他们也叫不出名字的野禽,都是他们在野外捕捉到的。
凌晨刚刚捕到的,还有她面前数个脸盆中的诸多黄鳝、泥鳅和两指宽的小河鱼。她说,一个“捕蛙族”一个凌晨至少可以捕获5公斤青蛙,蛇、黄鳝、泥鳅以及鸟类则需看运气,有时候多一些,有时候少一些。据保守估计,龙头王一带至少居住着20名以上“捕蛙族”。
凌晨,杀机四伏的田野
从龙头王往飞机场方向,有大片的田野种着作物,有的闲置着,附近还有丰富的水系,成为了捕蛙族们活动的好地方。
捕蛙的工具由“捕蛙族”们自制,是竹竿子、铁丝、电线、电瓶合而为一的武器。半夜时分,他们2人一组,带着手电筒、细孔白色丝袋等东西,穿上高到胸口的防水裤,开始“工作”。
捕蛙线路,是他们傍晚时就设计好的。天尚未黑时,他们就在沿途水草丰富的地方铺设好笼子,用来捕捉蛇、黄鳝、泥鳅甚至是小龙虾。
一名年轻的“捕蛙族”说,笼子分水笼和旱笼两种。水笼主要是用于捕捉黄鳝和泥鳅等,事先,他们会在笼子里放上死掉的青蛙,或者在市场上购买一些精肉放置在笼内作为诱饵。“笼子放下之后,下半夜捕蛙时就捞起来,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些收获。”
捕蛇的旱笼和水笼造型有些类似,但里面的诱饵却大不一样。“我们看到草密处有洞口,就会放置一个旱笼,笼子里会放进一只活着的鹌鹑,用绳子绑好,如果洞里有蛇,活鹌鹑就是最好的引诱。”根据笼子的构造,贪吃的蛇一旦进入笼子之后,就难以从里面逃脱了。年轻捕蛙族说,无论如何,这些笼子每晚多多少少会带来收益。
他还说,抓青蛙一般都是沿河的。午夜时分,在多草的河岸边会停留很多个头较大的青蛙,当它们被手电光束照到,就会一动不动,那时把带电的铁丝伸到青蛙头上一点,它就晕过去了,然后伸手捡起来就可以了。
一直到凌晨4点,天色渐亮,他们才收起工具返回龙头王,收获的各种小动物在过称之后,交给像老赵这样的联络人,由他们派送到预先下过订单的餐馆和酒店,余下的则送到马姓妇女等人的摊铺上销售。
“市场价格,我们说了算!”
每天晚上,老赵总会接到来自餐馆或者酒店的电话,向他预订第二天的“货物”。其他联络员也会给他打电话,相互交流各自的“市场”需求情况。
他说,“捕蛙族”们通常是家里的男人完成捕蛙工作,凌晨4点左右将收获物交给家里的女人,由女人们交到联络人手中,然后联络人根据情况向需求者做出调剂。
老赵说,每天的价格会有所不同,这根据捕获猎物的多少来衡量。“价钱是我们这些联络人说了算,反正做这生意的就我们这群人,不过我们也不会太过离谱。”
每天老赵经手的青蛙大约有100公斤。螺洋一带捕蛙人的收获,几乎都从他这里经手。
“今年来这边的老乡少,收获的也就少,价格相比往年自然要高一些。”他说,每个捕蛙人每天的收获大约在500元到600元之间,这包括青蛙的钱和其他收获物的钱,而他们这些联络人每天的收入则在700元左右。
关于青蛙等是受保护动物,老赵说自己也清楚,但毕竟这一行的收益高,没有人舍得放下这块“肥肉”。“总之,我们不去做,也会有别人去做。有人买,必然会有人抓来卖。”
以前,老赵在捕蛙期以外,还会上街踩三轮车赚钱,现在他已专门做青蛙生意。很多“捕蛙族”在捕蛙期后就返回老家,宁愿留在老家打牌,也不愿意再出来做体力活。
台州市林业局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捕售青蛙是违法行为,他们也时常接到市民举报,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比较重视。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联系路桥的林业部门,对此进行跟踪调查,对捕售青蛙等野生动物的情况进行查处。“涉及捕捉和售卖的人将视其情况轻重进行处理,缴获的野生动物则会放归大自然。”
林政处副处长牟华兵说,对于捕售青蛙这一情况林业部门一直是严厉打击的,如果流入市场则由工商部门出面处理,“量大触及刑法的话,一般在查处后,由林业部门转交森林公安或者当地公安部门处理。”
| | 来源:台州晚报 时间:2011/7/14 20:4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