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环节病害依然是最大问题 |
| 2012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珠海举办
病害依然是大问题
文/图 本刊撰稿人 林晓彬
5月23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来自虾产业技术体系、各科研院所、协会、企业等约150名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介绍,2011年我国的对虾出口再创新高,出口量达到23.1万吨,同比增长7.0%,出口额达18.9亿美元,同比增加22.9%。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反而变窄,养殖环节病害依然是最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本次论坛也从当前对虾病害与养殖模式变革等话题展开互动交流。而在论坛召开之前,本刊(2012年6月刊)也提前连线虾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提前探知了今年对虾养殖的热点问题。 偷死病病因尚未有定论 在当天的主题报告中,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认为,“为什么对虾病毒能流行20年?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种群间、个体间、种群与非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 而对于目前对虾存在的偷死病方面,在“当前对虾病害与养殖模式变革中,如何加强产学研互动”专题讨论中,他表示,“早期综合症,暴死病,与倒藻有关,我也比较认同”。至于偷死病,病因暂时没有确切的结论。 何建国透露,“在对虾中发现一种神经坏死病毒,也做过相关实验,有致病性,但致病性不强,还不能下结论。”他认为第二个可能的因素是细菌病。第三,他认为也不排除跟对虾的遗传性有关,包括个体差异导致抗病性差等。 论坛互动环节中,来自海南大学的赖秋明教授认为,可能是藻毒素和弧菌的问题。同时对目前的虾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针对培养藻类过程中注意所在海区水源的氯磷比,二是推广一种保底方式,施肥时加磷肥不加氮肥。但具体是什么导致对虾偷死病,暂时还没有结论。 2011年中国对虾产量147.8万吨 崔和在主题报告中针对国外对虾形势向参会代表分析道,2011年全球对虾生产国总产量变化不大,美国、欧盟、日本是全球最大的三个对虾消费市场,其中,美国对虾进口国相对集中,泰国具有相对优势;欧盟对虾总进口量为46.8万吨,少量增加,厄瓜多尔、阿根廷是欧盟主要进口国;日本的水产品消费量在下降,泰国、印尼、印度是日本主要的供应国。对此,何建国认为,“国内对虾产值每年会有提升,如果有好的市场价格支撑,那么如何维持目前市场价格,从国际形势看,其实是蛮严峻的”。 而对于国内方面,崔和表示,2011年中国虾类出口表现良好,“目前我国大部分养殖的对虾立足于国内市场的消费,特别是浙江、福建,内销价格也比较不错”。2011年中国对虾产量147.8万吨,比2010年产量144.8万吨提高了3万吨,我国南方由于早春低温,推迟投苗,产量有所下降,华东地区养殖面积扩大,使我国产量少许增加;对虾海水养殖下降,淡水养殖上升。(崔和报告全文详见p85《2011-2012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编者注) 何建国也表示,从国内需要出发,鼓励中国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等要大力发展,由于现在价格比较好,产量也不低,能满足国内的高端需求。“这个情况下,我们希望经过几年的奋斗,这三个品种能达到60万吨,而南美白对虾在现有基础上再增长一点。”
论坛互动精华:
参会代表:对中国对虾的养殖方面,去年谈到生态调控和生态防控,刚才其他专家也谈到池塘的改造和设施的改良,这两个方面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对虾养殖模式升级的方向,如果池塘改造和设施改良可以作为方向的话,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去推动它?
何建国
何建国:水产养殖业,伴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设施的使用,最核心的就是增加人为的操控能力,这些可以解决环境的能力和改变一些生长因子的条件。为什么池塘要小型化,因为这样进行底层增氧,表层打氧,高密度放养,用有益菌,最终是满足对虾生长的所需因子。比如一个10亩的虾塘,中间区域基本没什么虾,主要在周边地区,有效利用面积也就5-6亩。而5-6亩的虾塘,可能有效利用面积是4亩左右,而2亩和1亩的虾塘有些利用率达到100%,因此随着产业的发展,机械化,工程化,工厂化等这些势必都要增加。
参会代表:现在偷死病的研究有哪些进展?
何建国:现在我认为是三大病害,一个是暴死病,早期综合症,这个可能跟一些急性因素有关,比如倒藻等。 第二是偷死病,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白斑综合症,应该说偷死病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我个人看法,我们最近发现一种神经坏死病毒,这个跟鱼的神经坏死病毒的性质只有两个差异,我们做过4种人工感染,也有致病性,但致病性不是那么强,就是说感染之后虾不是百分之百死亡,感染后发病性状比较相似,但还不敢下结论。但我告诉大家,这是从偷死的虾中发现的。 还有很多从怀疑是细菌性的,因为偷死病当中我们很多实验站尤其是广西实验站,用一种抗细菌的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个发病跟遗传性也可能有关:个体的差异,导致抗逆性比较差的虾逐渐死亡,所以遗传的多样性很重要,为什么虾塘中总有些虾不死,这就是遗传多样性决定的。 总之,目前尚未有定论,有怀疑病毒的,细菌的,也有遗传性的问题。
参会代表:利用水泥池养虾,如果进行藻类的水质调控?
李卓佳
李卓佳:水泥池的情况跟高位池的铺膜是类似的。没有泥底的池塘本身的缓冲体系会比较脆弱,有泥底的池塘不管怎么消毒,他本身还是有很多藻类,所以藻相的多样性比较丰富。 而水泥池或者铺膜池因为没有泥底,水中的藻类都是从海区进来的。这样不同的海区藻类也不同,所以应该先了解自己海区的水质情况,避开藻相不好的时候。 我建议在水泥池中应该留一定的藻种,培养一些藻类,加入一些有益藻种,增加多样性。最主要还是氮磷的不平衡。像刚才赖秋明老师提到的补充磷,不加氮是对的,但是到了后期这两个元素的含量还是很高,就是考虑怎么把他们用掉。这个时候可以加入碳源,可以降低有机氮和活性磷。
参会代表:目前李卓佳老师关于生物絮团的推广技术和推广时间方面,能产生多大的帮助和效益?
李卓佳:健康养殖,包括使用有益菌,选择藻种调控,在全球我们的水平比较高。生物絮团是让异养细菌生长起来,降解水体的代谢产物,细菌长起来后再把一些有机碎屑凝聚起来成为生物颗粒,重新再给对虾利用,这样就可以促进物质循环来减少沉积。 养殖到了中后期,有机氮过高,可以加入碳源,这样异养细菌才可以长起来,通过加入有机碳来中和,比如加糖,加淀粉等有机质,但我们认为应该是溶解态的有机碳比较好利用。 至于从什么时候用?工厂化养殖可以从开始就用,但如果是大面积露天的养殖,应该从60天后有机氮含量开始高起来的时候再用。推广方面应该在加有益菌的基础上尝试怎么加入碳源。
参会代表:您提到放苗7-8天或者20天以内,出现死亡的情况。我们亚太地区的同事也反映,早期死亡综合症,像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都出现过,您能不能介绍这些症状的表现有哪些?与现有的池塘有哪些关系?有没有较好的防治措施?
赖秋明
赖秋明:2010年到现在已经两年多时间了。首先是基本特征,2010年上半年开始发病,下半年我们开始调研,第一,放苗7、8天到一个月内的,是发病的高峰期。去年年底,马来西亚、印尼跟我们的情况一模一样,真正的问题还不是中国的问题是整个东南亚。 第二,虾发病时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首先就是肝胰腺肿大,然后是肝胰腺颜色变淡,接着是肠胃空,再是肠胃颜色变红,这是一个很大的特征。所以我们也肯定虾发病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了。 第三是虾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自从发现有发病到整塘虾排掉,最快2天,我们认为病原要么是病毒,要么是细菌,不然没这么快。 第四是发病死亡率很高,而且排塘率很高。 第五,这种发病往往跟倒藻密切相关,如果放完苗出现倒藻,可能最快两天虾就要出问题了。
那么原因在哪里?
我们走访后发现,一是藻毒素的问题,现在一些国外的机构也在研究,上个月他们给我的信息是,藻毒素是第一杀手,弧菌是第二杀手。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是不是新的病毒,是不是水质问题,但我想最主要还是这两种。 第二是弧菌,我们把发病虾做弧菌分离,现在大家也在测弧菌。个人认为这个可能跟发病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针对藻类。主要是我们培藻出现一些问题,我在海南做了很多调查,发现沿海的水质有一个特点,有效氮和有效磷都很高,所以水抽进来,不用加肥,藻类就可以生长,但我们还是用老的思路:池塘进水后,氮磷肥加进去,所以水中的氮磷一直都很高。对这种情况,我们现在用氮磷肥要改变做法,比例和用的量要看水进来的情况而定。二是我们发现水中有效氮和有效磷比例失调,水中的磷相对氮来讲比例很低。我们现在在海南推广一种保底方式,施肥时加磷肥不加氮肥,把磷肥调在水车里,让它慢慢释放出来,这样藻类不会大起大落,再加点一些微量元素。
参会代表:近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南美白对虾育种和养殖方面有哪些突破?
李健
李健: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主要在于产学研的结合。 目前种源在产业中占到40%的作用。总的说是就是遗传多样性的选择,把一些多样性保留下来。我们从美国引进的是从高密度的养殖环境选育出来的,所以现在在高密度的养殖还是比较成功的,如果是在低位池的养殖效果还不是很好。 现在我们实验基地在河北,青岛,海南,广东都有,目的就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殖品种。 我认为对虾养殖发展来讲有两点:一是工厂化养殖,这种模式成功机率比较大,包括病害防控,环境控制,可以减少病害发生,反季节养殖,养殖大规格的对虾。二是生态养殖,包括生态防控。比如南方白对虾病害有严重的趋势,这跟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生态防控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传播。
| | 来源:《水产前沿》杂志 时间:2012/7/12 10:09:3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