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牵手新疆米东 打造全疆最大蟹苗繁育基地 |
|
|
记者唐漪薇9月4日报道:米东区,一座坐落在天山脚下的新城区,也许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上世纪末起,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建立却让它变得非常有名。米东区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所辖面积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城区之一。它并非上海的援疆目的地,却也与千里之外的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赴乌鲁木齐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部分媒体代表当日受邀来到米东区考察。米东全区总面积3407.42平方公里,在2007年于原昌吉州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基础上组建,常住32个民族约33万居民,除了引以为傲的国家级石油化工和煤电煤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在农业方面,拥有耕地面积25.2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7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25万亩。
东方网记者特意走访了米东区科技局局长刘永春。后者向记者说起了米东与上海的一份渊源——原来,当地最著名的农务新科技“稻田养蟹”便是来源于上海著名的生态岛——崇明。
牵手崇明 米东稻田蟹养殖量5年翻了1000倍
早在新区未合并前,上海企业就已经来到本地进行技术投资,在尖端、认证检测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互动。刘永春表示,近年来,上海与米东在科技成果转换、对接上交流紧密,仅今年就有40余个项目通过2012年的沪乌民生科技成果应用对接会来到乌鲁木齐市,其中大部分与米东区50余家企业对接,在这方面,上海科技成果转换中心功不可没。
刘永春介绍,在许多惠民项目中,“崇明蟹”是本地农民的心头好。早在2008年,米东方面就开始与上海崇明水产推广站进行合作,从起初的5亩实验田扩展到第二年的14亩,上海技术源源不断输入米东,从基础的种植模式开始改变、革新当地的养殖工艺。到了2011年,养蟹田已扩达到近600亩之多,到了今年已有5000亩。
刘永春回忆,通过不断的尝试与磨合,在引进技术的第三个年头,米东与上海崇明的合作得以正式展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此期间,上海崇明农办、科委、推广中心等处在技术方面倾囊相授,可谓毫无保留地将养蟹技术教授给米东农民,此外,农民还得到了最优质的蟹苗,2011年开始,两地开始合作养殖大眼幼体。
“去年实验比较成功,蟹苗已经成功解决了越冬难题,今年,上海又带来了300亩的优质大眼蟹苗,供米东进行项目。” 刘永春表示,蟹养好了,农民有了收成,“这都要感谢感谢上海,感谢崇明。”
“稻田养蟹”实验成功 农民“一地双收”增收显
刘永春表示,经过努力,米东的成蟹在今年发展状态良好,养殖规模得到大幅提升,达到了5000亩,在今年7月,上海农委与米东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通过协议书,把崇明、米东两地的中华绒毛蟹养殖合作提上了工作日程,预计通过三年在技术、人才、苗种等层面的提升、交流,支援新疆养蟹。
“今年4月,我们已经将蟹苗全部投入地里。这项技术在新疆对农牧民的增收拉动力度比较大,已经被区委区政府作为重点项目在抓,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刘永春向东方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按照崇明方面教授的“稻田养蟹”方法,农民在地里投放蟹苗,亩产成蟹30公斤左右,“一公斤收益150元,30公斤蟹达到4500元,除了成本,农民收入3000元/亩以上;加上同时蟹田也产稻米,一公斤稻蟹米可卖20元,一亩地产500公斤,农民再收10000元/亩,真正并收到了一肥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
刘永春表示,新疆稻米为一季稻,两项合计,农民一年净收入就增加了一万五千元/亩左右,未来,米东区将被逐步被打造成稻田养蟹和蟹苗繁育的基地,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新疆最大的蟹苗繁育基地。
结对互访探养蟹之路 米东新蟹中秋前新疆上市
刘永春表示,最初调研引进项目时,米东区也在寻找最适合农民增收的渠道,诸如稻田养鸭、养鸡等等其他方面都不太合适,提升力度较小,最后本着尝试的心态,在稻田里养殖了蟹苗。“新疆当时也有人养蟹,我们观察认为,养蟹技术落地应该没太大问题,于是找到上海,逐步引进了相关技术。”
刘永春介绍,今年年初,崇明县还邀请了米东13名农民踏上上海的田头,由上海崇明农委和技术推广站对他们进行了为期5天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实地感受到稻田养蟹的好处,也将崇明的养蟹技术原原本本学回家,以适应、结合本地技术经验与条件,探索出更符合本地水土条件的养殖模式。
“今年蟹已经养成,同比去年数量要高,将在9月末10月初中秋以前收笼上市。”当被问及稻田蟹近况时刘永春表示,今年,米东稻田蟹定的市场价也比去年提高了,将大批目供给新疆市场。“新疆早晚温差大,适合蟹的生长;天山雪水浇灌,长成的是高品质的有机蟹,口味都不一样。未来,米东稻田蟹也有计划返回上海市场,欢迎上海的朋友们能来品尝。”
| | |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2/9/5 14:51: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