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地域分布比较明确,有的特种动物地域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如蚕、蜂;有的地域相对较窄,养殖区域较为集中,如鹿、毛皮动物,但各特种养殖业主产区明确。
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地域分布比较明确,有的特种动物地域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如蚕、蜂;有的地域相对较窄,养殖区域较为集中,如鹿、毛皮动物,但各特种养殖业主产区明确。
产业特色鲜明:特种养殖具有"小动物、大市场","扎根一方、稳定一地、繁荣一片",经济价值高,多为工业提供原料,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等特点。而且特种动物养殖的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价格相对稳定、供货渠道单一、后加工产业链长。
国际地位显着: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国内地位相对不高,但国际地位普遍很高。我国是世界第一蚕丝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第一毛皮动物饲养国和世界第二鹿饲养国。
特种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特种养殖品种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也处于强劲,随着国际贸易额快速增加,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特种养殖品种及其加工商品的出口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特种养殖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地区性支柱产业。
特种养殖业总体属于绿色环保特性的"低碳"产业或局部低污染可控性的准环保产业。
土地与饲料资源并不构成特种养殖的约束条件:养蜂业主要利用自然蜜源植物和蜜源农作物,种桑养蚕也可充分利用零星土地;鹿类动物和毛皮动物养殖业可以充分利用高纬度、气候寒冷地区或荒山荒地等不适合发展其他畜牧养殖业的地区资源进行养殖,不会对农业和其他养殖业的用地构成竞争关系。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特种养殖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蚕、蜂、鹿、毛皮动物等品种资源丰富。
从产业结构看,多为产业链上游的养殖农户和初加工企业,而中下游的深加工企业和一体化的大企业数目很少。要提升产业结构,必须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
从产品结构看,市场上尤其是国际市场出口的多为原料性产品和半成品。今后应适应市场需求增长和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依托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深加工程度,不断开发出新产品。
从区域结构看,特种养殖受地理、气候、自然条件、资源和传统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国的蚕、蜂、鹿和毛皮都具有明确的主产区。今后在稳定和拓展现有主产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根据产业转移的自然规律,开发新兴养殖区域,扩大养殖范围和养殖规模。
我国特种养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多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目前的实用技术研究进展缓慢,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是实现我国特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
关于供需关系。特种养殖业是人们收入水平上升和消费结构提升后,为提高生活品质所需产品的基本原料,这就决定了特种养殖业具有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关于市场结构。特种养殖产品主要用于提高生活品质,这些产品的功能和性质决定了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以国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的趋势,我国将由蚕、蜂、鹿、毛皮产品的出口大国逐渐转变为消费大国。
关于发展模式。我国特种养殖业必须坚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道路,充分发挥养殖业协会在产业发展、市场规范和出口竞争中的职能与作用。
关于区域布局。按照"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集聚,提高竞争力"的原则,确立主导品种区域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特种养殖业,实现"扎根一方、稳定一地、繁荣一片"。
关于产业化。特种养殖产品为工业原料,其后续加工产业链很长,产品附加值高。但目前我国特种养殖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出口产品多以附加值低的初级原料和半成品为主。应加强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开发,走精深加工和多元化道路,提高产品附加值,使特种养殖走向产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
关于科技进步。我国特种养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多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特种养殖实用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技术应用与推广体系薄弱。增加研究与推广投入,加强研究与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实用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是解决我国特种养殖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关于发展政策。我国应强化对生产的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对科技研发与推广的扶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合理地进行政府干预,减缓农产品蛛网模型的价格波动效应,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
特种养殖业应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我国特种养殖业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经验,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特种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特种养殖业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蚕业和蜂业更应强调蚕业的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而鹿、毛皮动物更应强调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战略重点:区域专业化战略;适度规模化战略;高效综合利用战略;质量安全提升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战略;国内外市场拓展战略。
到2020年,我国的桑蚕茧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柞蚕茧产量达到10万吨左右;蜂群总数稳定在900万群;鹿类动物饲养量达到150万头;毛皮动物饲养量达到1.4亿只。到2030年,我国的桑蚕茧产量稳定在70万吨,柞蚕茧产量达到12万吨左右;蜂群总数稳定在1000万群;鹿类动物饲养量达到180万头;毛皮动物饲养量达到2.1亿只。
到2020年,我国特种养殖业初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经营;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得到推广;产品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绿色产品比例达到98%以上。到2030年,特种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显着提高,加工工业比较发达,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特种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步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形成华东、华南、西南三大优势桑蚕茧生产区;辽宁、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四省为主的柞蚕生产区;四川、浙江、湖北、山东、云南、山西、甘肃、黑龙江等省(市、区)为主的蜂产品主产区;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五省(区)为主的鹿类饲养区;以及东北、大连湾、山东半岛三大毛皮动物饲养区。
在发挥蚕、蜂、鹿、毛皮主产区优势的基础上,扶持、培育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蜂业龙头企业20家,鹿业龙头企业50家,毛皮动物加工企业100家;建设1个国际级裘皮拍卖行(中心)和多个茧丝、蜂产品、鹿产品和毛皮交易市场;建立各类特种养殖业协会或特种养殖业合作社,构建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
到2020年,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研究团队,初步建立起良种繁育、疾病防控、质量检测、产品研发、饲养管理五大技术体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继续深入,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率显着提高,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得到完善,特种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0%以上。到2030年,完善良种繁育、疾病防控、质量检测、产品研发、饲养管理五大技术体系,在品种培育、疫病防控和产品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科技支撑作用显着增强,特种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