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窝白乌鱼 生出“钱”景产业 |
| 黄兴全养殖的白乌鱼产出较高。 记者周雨胡笛 摄 (记者 周雨 胡笛)在技术上,往往一点小小的突破,就可能带来大回报日前,记者从潼南县获悉,通过人工繁殖技术的提高,该县已将白乌鱼这种珍稀鱼类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并将此作为一个特色高效产业进行大力打造。
白乌鱼最早由潼南中华鳖养殖有限公司引进。2007年,公司总经理黄兴全从成都搭乘客车回重庆,途中听乘客讲起一件“奇事”:四川简阳一个农民,自家稻田里竟无缘无故地生出一窝白乌鱼。
这件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只在10多岁的时候,在本地稻田、河沟里见过一两次白乌鱼,之后40多年,再也没有见过这种鱼。客车行至简阳时,他立即下车,一路打听寻访,找到了这个农民。在他家的一块白泥田里,黄兴全看到了这窝由两条大鱼、200多条小鱼组成的白乌鱼家庭。
这个农民说,两条白乌鱼很可能是涨水时被冲进稻田,然后在里面繁育出了一群小宝宝。最后,黄兴全给出3万多元高价,将两条大鱼、200多条小鱼一并买回,放在自家鱼塘里养殖。
但让黄兴全郁闷的是,这窝白乌鱼在新环境里竟无法自然繁育,养了两年多,在数量上一条也没有增加。反而因为白乌鱼要用小鱼小虾喂养,让他累计投入了10多万元成本。
2010年,县水产中心的两位高级工程师杜朝辉、卜云光听说此事后,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服务,通过药物催产的办法,分别在当年4月、6月孵化出了两批共计3万多尾鱼苗。黄兴全将鱼苗一部分出售、一部分自养,当年就净赚了30多万元。
“白乌鱼养殖效益非常高!”黄兴全说,因自己养殖规模小,去年只养了0.6亩,最后收获了4000斤,平均批发价达到60元/斤,获得24万元销售收入,是养殖普通乌鱼的4倍以上。
今年以来,杜朝辉、卜云光进一步提高了白乌鱼人工繁殖技术,共繁育出两批、近百万尾鱼苗。鱼苗的大量供应,使潼南在今年一下就发展起了1000亩白乌鱼养殖基地。县农委已将白乌鱼作为全县的一个特色高效产业进行大力打造,预计明年将推广至2000亩。 | |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2/11/7 10:42:43 | |
|